/ 美術 / 隨寫 / 接案 /

Get more fun ON FACEBOOK

Read with me... HEHEHEHEHE...

See more ideas about photo album!

Say something

Design for Play!

Do you want to play a game

Blessed is he whose fame does not outshine his truth.

All or nothing, now or never


現在的文化藝術展覽中,「手稿展」尤其愈來愈流行,如2014年李元家《觀‧點 - 李元佳回顧展》,因為現今重視的層面比以前更深入了。
18世紀時法國學者狄德羅Denis Diderot給予了現代藝術較開放與脫離宗教、學院的藝術眼光,他也是藝術史上重大脈絡的先驅。
亞里斯多德說'美"是功能性夠成的,而慢慢的可以發現,有些人們開始排除功能性對"醜"做討論。
許多重要思想都是來自啟蒙時期,如唯心主義;人是張白紙。

理性的歸屬,是核心觀念與主題。在1735年第一次出現,以現代理性思維被提出。
在西方藝術脈絡中,美學是依附在哲學上的,也是認知藝術的科學。可以參考的範例如霍加斯William Hogarth的美學批判、康德Immanuel Kant由品味定義美。

主觀性/想像力、客觀/形體的安排。
埃德蒙題出對"崇高"的定義,他認為美是理性的、崇高是感性的。這對美學有更深一層的一致性思量(考),但也是反功能性的。這也是18世紀哲學家和亞里斯多德的觀點最不一樣的地方。


今天整理過去學生時期資料時,發現了當時在圖書館看書時的筆記:是關於行為的檢視與分析。
那時後的筆記有點雜,關注的重點在不同篇幅都不太一樣。
「消費體系下的自我定位與目的」是那時後去找這些資料的動機。

就讀美術系的優點是,能夠學習從古至今人類的生活型態與社會意識形態,因為文明與藝術無法做切割,學習的多,就會有比對、沉思,引發更多可能性的追求。

社會議題是有很多東西可以探討的。

從最淺的來看,在一個時代的特定環境下,會影響一個人對於「成就」的定位。
當這個「成就」的定位偏離了真善美,就容易產生對生命的撞牆期。

比如社會主流價值若是追求表面的亮麗,就不會有太多人在乎亮麗背後人性的耕耘與內涵;為求得認同感的高獲得率,就如擠沙丁魚的搶得先機與捷徑。
但等掌聲停了,卻找不到一絲安寧。

當然這個例子比喻的有些強烈,做為人,無論誰都是在追求卓越與掌聲的;但我想表達的是,在'追求"與"自處"之間,該如何掌握那ㄧ點理智,掌握自己的頭腦,抵禦閻浮眾生與環境誘惑。

所以鑑上述,偶爾小編會注意消費學、動機理論這樣的小標題,做一個小小的串聯。

檢視與分析,是以上述'追求"與"自處"兩者間很好的衡量標準與方法,目的性往往會影響動機,當自己了解了這一切以後,才有機會做調整。
單單看著表意識中所理解到的"現狀",並無法改變什麼。因為人無法預測未來將會如何,所以需要用測量來推算。
基於這樣的理論,慢慢推敲出生活需要哪些改變才能如計畫的步向期望的方向。
要不然,空想,永遠都只會原地踏步。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動機與精力的去向」,由於偶爾我會問自己這三個小標:為什麼我...(動機)、效率怎樣怎樣...(精力)、我想要達成...(去向)。

首先就先拿「消費目的」來起頭。
當找到了生活最底層的需求,從這裡尋找自己生活的目的,就能夠找到線索,了解自己、調整自己。
從習慣的消費狀態,蓋括性將"工作"、"生活"或是別的領域開銷,做一個比例圖,來了解這陣子自己的重心是擺在何處。
自己看自己都不太準,正所謂近墨者黑,但用發票來看自己,就還挺准的。
想想,這些消費是以什麼做為衡量的標準:是一時衝動嗎?是必要的嗎?
有多少開銷是自己無意識下的結果呢?這些無意識下的消費標準,與自己理智下的標準,有多少是一致的、有多少是不一致的。
如此的比對,就能夠找到調整的方向與空間了。

學藝術學最多的就是無意識下的創作方法,這在生活中很適極其重要的主題。
無意識,是來自很多不同的面相。
它可能來自自己未能滿足的部分、或者逃避...等。
它時常偽裝成另外一種型態,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騙自己。
也或許,環境中所接收到媒體,在一定程度上的暗示引發一連串的消費刺激。
但這一切的分析工作,都能從中找到自己容易受刺激的點。
找到自己的刺激點,是為了能讓自己更好,因為這能更了解自己。

人在無意識間,大腦會配合淺意識,一起串通把精力花費在能使「快速取得成就感」的事物上,讓身體主人享有立即可見的成就。這是人性,沒有什麼不對。
人的大腦天生就有如會計的本領,自主的衡量收穫與成效,另外,同時擁有另一種能力,那就是階級分別的本領。
很自然的,人們會去區分公司的大與小、成就、優劣,大公司第位較高小公司則相反等。
人類與生俱來的人性使我們不自主的去區分衡量成功標準,以此提高生存能力。
但人的智慧有時並不是天生具足的,浮於表面的,看不見冰山一角下的巨大危機。


大家生來都在學習,學習用什麼方法、用什麼理論取得效益。
但久了,就像老是在一股勁延展的彈簧一樣,會缺少彈性與延伸性。
人性做事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柔軟來面對生活。



以上舉了那麼多例子,像在反證功力取向的劣處,但在此,我是想提供反思,為什麼在每個人豐衣足食過後,那麼多人不斷在倡導反功利主義,其中價值的背後,有個極其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孤獨。

在大環境下,人們習慣了都市化形態,習慣了功利主義帶給自己吃穿用度的保障。
遠離了"生存"的困頓,隨之而來,將迎來巨大的,對"孤獨"的抗衡。
當沒有了生存的煩惱,沒有了戰爭,人性的發展就走向孤獨(暴力孤獨,情慾孤獨,語言孤獨,革命孤獨,思維孤獨,倫理孤獨)

想像、慾望與暴力,都存放在淺意識的黑盒子之中,無法輕易的去取得,卻又能無意識的直接去影響一個人。
在佛洛伊德──夢的解說,就多次提到,淺意識對一個人的影響極其重要。(淺意識的表現)

或許,慾望是無法被支配,是分離的ㄧ種感受性,因此時常在慾望底下的衝動、行為、想法甚至是靈感,都看起來很簡單而事實很難做到,比如米羅(Joan Miro)的繪畫創作,就能反映出來。
米羅表現了繪畫和詩,他能夠複刻圖像符號,與文字間的關係,許多圖型上的"措開"反而製造出了空間。



荷蘭室內景一號﹝Dutch Interior I﹞
1928 年
油彩‧畫布,92 x 73 公分
現代美術館,紐約﹝New York﹞,美國


要勾出淺意識的狀態,就要嘗試著解除概念化,用隨機、實驗,以開創性的方向去表現,誘惑淺意識浮現出來,真的是不太容易。
在可控制與不可控制之間,讓畫面自然發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過程裡相當簡要但不簡單。
可以說,將精神意識的危機感誘逼出來,就是探索淺意識的一部分、一種方式。

論方法,以"理解感情"的方向去欣賞,或是感性的理解,這都能柔軟的勾勒出那樣的狀態;展現出視覺上的深度、廣度、鬆度。

達達主義、超現實表現主義、普普,都是僵淺意識勾勒成形的一種表現方式。另外1929年達利的電影「一條安達魯狗」也相當前衛的以影像的方式展現出這種手法。

《廣度》可以發現,所有西方古典藝術都是"再現"(眼睛)的。而後期在多重社會背景的相互影響下,觀念有了發展與變化,使擅於再現的西方古典藝術產生了...難道所有東西都要再現嗎?
《深度》"表現感情"和"表現反思"之間的關係與拉扯。可參考的電影如1927電影大都會Metropolis




──以上鑒於2013.11.22現代美術史課堂筆記
藝術派別與作品      洪孟啟博士(05/14/05)

一、文藝復興時期RENAISSANCE
  (一)國際歌德派 INTERNATIONAL GOTHICISM
        1.1375-1425年間,西歐地區對於歌德風格的更優雅式的發展,強調裝飾、型式與色彩。
        2.承接歌德派不講究透視與空間的表現,展現裝飾性設計、色彩豐富以及故事性的細節。
        3.其典型畫風是以宗教題材為主軸,而其畫中之主人物(如基督、聖母、君王、后妃等)均比左右四週陪襯性人物居中且大。故事內容大體是表現天堂的光輝,和描述聖經中的教義或敘事。
        CHRIST GLORIFFIED IN THE COURT OF HEAVEN1423-4
          ByFRANGELICO
  (二)古典主義CLASSICISM
        1.承接希臘、羅馬風格、形式,為文藝復興時期之代表。
        2.繪畫主題以表達古神話與歷史,並且充滿理想主義和唯美色彩
        3.除繪畫外,於建築風格上不再沿用歌德樣式而是充分反映希臘、羅馬傳統。
        THE SCHOOL OF ATHENS1510-11
          ByRAPHAEL
  (三)世俗主義SECULARISM
        1.主題超脫宗教的價值、風習和制度,而以私人或公眾的“世俗性生活”為題材,例如城市生活樣態,世俗權力與財富的展現等均躍然於畫紙之上。
        2.表現在建築風格上,擺脫中古時代依托於神聖化色彩的設計風格,強調古典建築風格之中系統與數學的比例性以及人文風彩。
        3.在畫風上與中古時代比較,最顯著的改變是畫家作畫的自由度大增,激勵畫家爭相競艷成百家爭鳴之狀。
       ENTRY OF CHARLESE VIII INTO FLORENCE1518
         ByFRANCESCO GRANACCI
  (四)雄偉不朽主義 MONUMENTALISM
        1.展現文藝復興時期追求雄偉不朽藝術的企圖。
        2.在畫風上展現雄偉之氣,並藉以表顯或寓意當時政權、教權之偉大。
        3.此一畫風直接影響巴洛克時期。
       THE LAST JUDGEMENT1534-41
         ByMICHELANGELO BUONARROTI
  (五)人文主義HUMANISM
        1.本畫派具有二大特色:(1)反映古典世界的價值觀和藝術興味2)重新梳理個人對世界變化的觀點,試圖以理性取代神性。
        2.HUMANISM始現於14世紀,主要用以形容居處於羅馬地區具有自由風格取向的藝術家和知識份子(尤其以老師為代表),其後此詞逐漸成為當時代人文風格、感情和人際關係的代名詞。
        3.此一風格鼓舞藝術家以大人物(GREAT MAN)自許,並成為承接和發掘古典世界精神的重要角色。
        4.由於強調理智的重要和理性的平等,乃促成日後對神學的挑戰而更加重視教育對促進人性理性面發展的不可或缺性,學術性的學院性質制度亦乃醞育發展。
        PORTRAIT OF THE ARTIST WITH A FRIEND1518
          ByRAPHAEL
  (六)理想主義IDEALISM
        1.本畫派強調在人生的滿足上心靈與精神比物質的外在世界更重要。
        2.理念或柏拉圖所稱之形式(FORM)含蓋了宇宙的所有,而物質世界只是世事變化的表相,文藝復興時代具有前導性的畫家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達文西皆服膺此一觀念,其中復以米開朗基羅最為遵從柏拉圖式的形式觀念無論在繪畫與建築設計上均理想化人體與建築。
        3.因此理想主義所指出的不是對古典的模仿或複製而是展現藝術家意念以及企圖捕捉隱藏在世界上的絕對與普世的真理。
        4.以拉斐爾為代表的理想主義畫派,在畫風上將線條、色彩、形體均以優雅、甜美的方式表現,強調聖潔的完美性。
        THE MADONNA OF THE PINKS1506-7
          ByRAPHAEL
  (七)透視主義PERSPECTIVISM
        1.此畫派試圖完整表達三度空間,其理論始於15世紀中盛行於15世紀末的文藝復興高峰時期
        2.喬托(GIOTTO)是第一位將空間感透過透視予以表達的畫家。
3.ALBERTI於“論繪畫”(1435-36),BRUNELLESCHI透過數學性結構透視的實驗性再現,都為透視法建立規範。
4.達文西創發“大氣透視法”(AERIAL PERSPECTIVE)即藉助藍、白色色調的謹慎運用以形成氣氛,使產生空間感。
BPISODES OF THE BATTLE OF SAN ROMANO1476
  ByPAOLO UCCELLO
  (八)迷幻主義ILLUSIONISM
        1.本畫派相當受古典主義想對現實事物作錯覺繪畫法這種企圖的影響
        2.在技法上有二個關鍵用詞,即“TROMPE LOEIL”與“QUADRATURA前者意謂欺騙眼睛,即讓觀者以為畫上的物件(如蘋果)是真的;後者在將物件(通常是建物)按比例縮小,以混淆視覺。
        3.此外,其技巧包括透視法,明暗法和深度縮影法。
        4.此技法發紉於古典時期早期(480-450 BC),MANTEGNA為文藝復興時期畫家中第一位運用此技法者。
        DUCAL PALACE OF THE GONZAGA FAMILY1465-74
          ByANDREA MANTEGNA
  (九)自然主義NATURLISM
      1.本畫派的特點是將光影、紋理、色澤和調性等各種繪畫之元素完整的協調,以展現出最自然的形貌。
      2.自然主義促使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重新思索藝術的本質以及如何強化藝術在文化上的份量
      3.例如達文西創發的“大氣透視法”,其原初期目的即是希望以更精準的作畫規則來建立更真實的自然風格
      4.此畫派以JAN VAN EYCK在各細節上對於光影和紋理的處理最引人,使其享譽歐洲。另外,於威尼斯、佛羅倫斯地區的藝術家,則強調氣氛、色調以及景觀氣氛的處理來襯托畫中人物的感情,有人乃另以“威尼斯色調派”稱之。

      THE ARNOLFINI PORTRAIT1434
        ByJAN VAN EYCK
      YOUNG WOMAN AT THE TOILET1515
        ByGIOVANNI BELLINI
(十)矯飾主義MANNERISM
      1.義大利作家VASARI16世紀首先以“MANNERISM”一詞表達優雅、細膩的畫風。
      2.18世紀時時人將此畫作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大師作品比較,乃認為此畫派之畫家為才能皆遜之士,此亦因而導致該畫派名望下墜。
      3.20世紀初,開始重新重視、解釋此畫派之風格認為在當時乃是刻意顛覆或區別文藝復興當時習為常師的技法、畫風,例如不強調平衡性和諧性即是。
      4.Manner源自拉丁文Mano意謂手工重於觀察與思考
      JOSEPH WITH JACOB IN EGYPT1518
        ByPONTORMOJACOPO CARUCCI
二、巴洛克和洛可可時期BAROQUE ROCOCO
  (一)巴洛克BAROQUE
      1.此畫派盛於17世紀BAROQUE一字原係對缺乏古典風格畫作的輕蔑之詞
      2.此畫派企圖將肉體感情和精神予以整合,使縮短畫者與觀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因此戲劇性與強烈的情緒感形成其內在特質。
      3.當時反宗教改革與政治極端主義的政治勢力藉用此一畫風,亦因此不少畫作是以謳歌宗教神聖與當時權貴為主題。
      4.同為巴洛克風,但是由於文化、政治與宗教上的差異與衝突,因此荷蘭與義大利在主題表現上亦顯然不同,荷蘭的巴洛克以都市景象、海景、静物的精緻表現為特色並重視市場風尚。
      5.整體上,巴洛克以私人空間感和視覺感為主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宏偉裝飾性和以祭壇、壁畫為主的取向有別。
      STILL LIFE WITH SWEETS AND GALLSSWARE1622
        ByJUAN VAN DER HAMEN
  (二)寓言主義ALLEGORICISM
       1.由“寓言”一字即瞭解,此畫派是將欲表達的主題隱含於日常生活型態的畫中,讓觀者細細品味。
       2.巴洛克時代此種畫風極為流行,許多畫家多好以詩意表達,當然賞畫者的古典文學修養亦自然成為品味表現的條件。
        3.除了知識性的表顯之外,時人感情的直覺表達和反應自亦不脫巴洛克風格
        4.此畫派在“公共性”的走向上是藉古典世界的人、事、物以謳歌基督教文明;而在私領域方面,則以日常生活經驗相關的道德、真誠為主,其中尤以荷蘭、比利時地區最顯著。
        SPRING, OR THE EARTHLY PARADISE1660-4
          ByNICOLAS POUSSIN
  (三)巴洛克古典主義BAROQUE CLASSCISM
        1.此畫派三個發展重點,逐漸成為學院藝術教育的基礎:(1)私人收藏與贊助日增;(2)以古典景象為中心的感情表達;(3POUSSIN對古典畫風的再詮釋。
        2.此畫派以LORRAINPOUSSIN為最具影響力的二位大師。LORRAIN反對歌頌英雄人物,以一種懷舊似的風格,將人“俾微”的置於大地景物之中。
        3. POUSSIN創立法蘭西古典主義畫派,除了講究道德的自律之外,亦強調構圖設計平衡、嚴謹的掌握形式與色調。
        4. POUSSIN的作畫原則,其後成為法蘭西學院畫派的訓練基礎,直接影響1819世紀啟蒙運動時期的新古典主義。
        LANDSCAPE WITH PARIS OENONE, (1648)
          ByCLAUDE LORRAIN
        APOLLO DAPHNE, (1625)
          ByNICOLAS POUSSIN
  (四)虔敬主義PIETISM
        1.顧名思義,此畫派以謳歌虔敬神靈為主,不過由於受巴洛可風的影響,因此,多將世人的欣喜感和視覺經驗反射至神靈之中。
        2.此一畫風於西班牙巴洛可風中表現更獨樹一幟,其目的除了彰顯教會和聖徒的故事和風範之外,亦用以抗衡新教。
        3.新教的宗教藝術傾向於聖經的解釋,並強調個人經由祈禱可以與上帝直接溝通,因此其虔敬派(如喀爾文教派)不允許藝術著墨於宗教習俗與偶像崇拜的表現,此種壓力於1609年荷蘭脫離西班牙統治後更為明顯。
        4.荷蘭的發展乃引致全面性以日常民生活主題為取向的DUTCH GOLDEN AGE
        CHRIST EMBRACING SAINT BERNARD1621-25
          ByFRANCISCO RIBALTA
  (五)宗派主義SECTARIANISM
        1.新教改革派與天主教反改革派之間的衝突,強烈影響17世紀的藝術界,例如在新教反偶像崇拜風潮推波助瀾之下,嚴厲批判天主教有關基督、聖母及聖徒的繪畫表現,甚至禁止將之表顯於畫布之上,所強調的是個人的認知,個人與上帝直接溝通的喜悅,旣使藉以表達真理/真誠,其人物亦非核心。
       2.相對的天主教反改革派則仍維舊慣,其中復以西班牙教會為主要力量
       3.綜言之,新教教派以聖經文本為主,其宗教藝術唯命唯謹的不敢逾越規定舊教教派(天主教)則仍強調儀式性傳統宗教藝術亦仍為宣揚感性、靈性的主要工具。
       LYING-IN-STATE OF St. BONAVENTURE1629
         ByFRANCISCO DE ZURBRAN
       JACOB BLESSING
         ByREMBRANT
  (六)姿態主義GESTURALISM
       1.姿態是非抽象藝術的主要型態,於巴洛克畫風反映出各種團體內複雜的關係以作戰的士兵圖像而言,所表達的並非戰鬥的姿態而是藉姿態以顯示其“忠誠軍風”
       2.同樣的例如一位教士以一種歡愉的表情,在人群之前用手指著天空,此時面部與手部的表情,則視之為“姿態”
       3.巴洛可畫風中,至少有五種姿勢型態,用以表達或傳達情緒與性格,尤其其核心重點是突顯由身體物理性運動所顯出的內在靈魂,常藉以表達意義。
       4.此外,亦有一種敘述性的姿態,即在眾多而複雜的人物或事件上,以含括各種差異其重點不在強調常人情緒而是身份地位和角色上的差異。
      THE RAISING OF LAZARUS1619
        ByIL GUERCINO
  (七)情感主義EMOTIONALISM
       1.此畫派的典型繪畫技巧是以強烈的明暗對比使畫面形構出強烈戲劇性沖擊以及藉以縮小畫作與觀者之間的距離。
       2.藉用豐富的情緒以強化被壓抑或排除的感情,此一方式多好用在巴洛克式雕塑與建築上,其中於建築風格上,巴洛可建築師多承襲文藝復興風格。
       3.此畫派多好藉以顯現對權力的臣服亦因此,其與政治絕對主義與宗教順服性相關聯,其中復以法王路易14最具代表其好藉以顯示其至高的王權。
       CHRIST ON THE CROSS1632
         ByDIEGO VELAZQUEZ
  (八)卡拉瓦喬主義CARAVAGGISM
       1.17世紀的前十年,多數義大利畫家深受CARAVAGGO影響,其特點是排斥矯飾主義風格,偏好寫實主義和戲劇性技法如明暗對比法的廣泛運用。
       2.巴洛克風的特色是戲劇化與內在感情的誇張性表達,目的在直接觸發觀者的情緒,例如在明暗對比的運用上,常藉用光影(如燭光)以促使吾人凝視畫作,藉以激發情緒卡拉瓦喬在這方面技巧的運用是最為突出。
       3.卡拉瓦喬在寫實主義的表現也相當搶眼,尤其以常民表情與姿態的方式來描繪宗教人物更是其最大特色。
       4.卡拉瓦喬的另一特色是情慾和心理意識的描繪,其用以充分表達人的本性這方面的成就亦為後世所欣賞與模仿。
       THE SUPPER AT EMMAUS1601
          ByCARAVAGGO
  (九)絕對主義ABSOLUTISM
        1.此畫派以法王路易14的“朕即天下”,強調王權至上論為主軸,皇家畫院乃完全在皇室的掌握之下,為皇命效力。
        2.巴洛克風也成為此種意念表達的最巔峰時期,不過至18世紀“絕對主義”一詞亦面臨啟蒙運動的挑戰。
        3.此一畫派也多好以寓言或神話方式表達權力,不過在英國則略有不同,即英王查理一世希望藉以建立王室的大眾形象,因此常好表現優雅與自我克制的虔敬形象,此在西班牙的菲利浦四世亦同。
        THE MAJORITY OF LOUIS XIII
          ByRUBENS
  (十)洛可可ROCOCO
        1.風行於法王路易15時期(1715-74),並影響德、奧等國,此一畫風偏好巴洛克繁複,令人暈旋的形式,並特別表現歡愉的、活力的、活潑的景象與主題。
        2. ROCOCO一詞出自新古典主義大師大衛對其學生悔辱用語,意指畫作像修補洞室(通常作避署用)圍牆的貝殼和小石頭般的雜亂俗麗。
        3. ROCOCO一詞也使人聯想到路易15的情婦de POMPADOUR,一種陰柔的、腐化的、情色的以及政府無能的同義詞。
        4.洛可可畫派有意改革學院畫古典考古風格的畫法,其中以WATTEAU為代表主張跳脫POUSSIN式的束縛,以及放棄直覺的愛慾性、裝飾性和逸樂性的取向,強調一種想像似的世間意境。
        5. 18世紀沒洛可可沒落之後新古典主義興起又重回POUSSIN時期風格。 
        THE PILGRIMAGE TO CYTHERA1717
          ByANTOINE WATTEAU
  (十一)學院主義ACADEMICISM
        1.此畫派以法蘭西皇家畫院為主,主張依循POUSSIN的技法、形式作畫強調井然有序,表現尊貴,優雅並且偏好歷史的大敘述體。
        2.在結構上應盡量自然,同時也謹慎的將畫作處理的流暢而協調使視覺隨畫作發展並自然接受其內在意念。
        3.學院主義於18世紀歐洲發展並倡行至19世紀,其中亦接受啟蒙運動的影響,希望發現基本原則和理念以促使作品展現所謂真、善、美。
        4.19世紀,浪漫主義對此畫派展開挑戰,反對學院主義那種大敘事、神秘性、宗教性以及固守素描的風格、技法,不過此一畫派亦受二個世紀前荷蘭畫風(DUTCH GOLDEN AGE)影響將景物的處理視為合宜的藝術風格表現。
        MARES FOALS IN A LANDSCAPE1762
          ByGEORGE STURBS
  (十二)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
        1.此畫派以洛可可風為反對之對象,傾向於藉由古典時代意義的詮釋以理解當世世界的變化,並企圖以此連接學院主義嚴整的道德性。
        2.本畫派與法國大革命以來的啟蒙主義思想關係密切,即強調理智、理性以及普世化規則並認為可藉以上種種形成共同價值,經由社會實踐而建立彼此最大的利益公約數用以維護群體福祉。
         3.立基於以上認知,新古典主義藝術家乃自詡為促進道德提升的重要角色,企圖由古典希臘的風格中為其所居時代創發道德理想。
         DEARTH OF MARAT1793
           ByDAVID
三、十九世紀
  (一)浪漫主義ROMANTICISM
        1.19世紀畫風特點在反學院派和新古典主義那種強烈的道德訴求以及大歷史敘述形式此時資產階級影響力日漸增加,不願再囿於禮教法統同時繪畫的商業取向亦更形清晰,浪漫主義遂反映出這股主客觀形勢成為19世紀各畫派中首先挑戰新古典主義,並開風氣之先者。
        2.浪漫主義主張人類具有天然自主性與無窮的活力,強調本質上的神秘性,非理性與純真性情。
        3.此畫派旣反新古典主義認為理智超越於完美的主張,亦反對啟蒙運動功利性的取向,即對藝術實用性的強調畫作中對於景物多好表現自然的迷幻之美,此外,那種藉由超自然和驚慄以展現個人內心私密感亦為此畫派常用的表現手法。
        4.此畫派亦好就中古與當時一些神秘性的歷史主題作畫。
        THE WRECK OF THE HOPE1824
          ByC. D. FRIEDRICH
  (二)東方主義ORIENTALISM
        1.隨著英、法殖民力量的拓展對於所謂“東方”的風俗事物亦吸引歐洲的好奇心,其中對於想像中的“東方”其所呈現的不是忠實的事實反映,而是各種偏見的大總合。
        2.不論在手法上表現上如何企圖展現東方世界的野蠻或高貴,但終究都是以歐洲觀點為中心的視覺理解所描繪的東方是完全有別於西方的理性世界,而是充斥殘酷與奢華的激情世界。
        3.一些聖經畫家,亦以東方仍處於舊約時代,於是乃以東方的各種想像來描繪聖經故事。
        THE MASSACRE AT CHIOS1824
          ByE. DELACROIX
        TURKISH BATH (1863)
        BY : INGRES
  (三)中世主義MEDIEVALISM
        1.本畫派以反新古典主義,反工業化為重點,強調回歸文藝復興時代的純真精神。
        2.中世世界的想像成為畫家遁世的媒介,在繪法上亦以中古風格為取向
        3.在繪法上雖採中古風,不過故事則仍以當世的社會政治問題為題材。
        4.拿破崙時代鼓勵法國以中古風為走向多半以 1213世紀風行法國南部的“游唱詩人風格”(TROUBADOUR STYLE)用以突顯拿破崙政府的騎士英雄精神此一風格亦成為當時流行於英國法國德國的故事表達形式
        
       KING COPHETUA & THE BEGGAR MAID (1884)
         BY: EDWARD BURNE-JONES
       THE BALEFUL HEAD (1887)
         BY: BURNE-JONES




      
        
  (四)前拉斐爾主義PRE-RAPHELITISM
        1.本畫派初現於1850年代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該學院中的學生W. HUNT,J.E. MILLAIS,D.G. ROSSETT三人為主組成“前拉斐爾兄弟會”以反對學院派傳統為訴求,主張重回拉斐爾在用色和各自然細節的表現手法以復返那種純潔,自然的精神特質。
        2.強調仔細觀察大自然,以更忠於大自然的態度真實呈現上帝所給於吾人的世界。
        3.本畫派風行整個1850年代至其第二代W. MORRIS, E. BURNE-JONES等人,則不再堅持絕對的自然主義,而採取一種折衷性和生活性的表達。
       OPHELA1851-2
         ByJ. E. MILLAIS
  (五)寫實主義REALISM
        1.此派主張畫家應真實表達世界,在表現手法上,以撼動當時資產階級所謂的“好品味”標準為主。
        2.在主題上以挑釁當時的價值觀,以一種藝術解放的姿態直衝當時的社會規範而來,其中復以G. COURBETE. MANET為代表性人物。
        3.其雖受浪漫主義影響,但卻不認同浪漫主義強調藝術家個人感覺的風格,因此此畫派有相當的社會性,其中自然隱含批判性於內。
       THE ARTIST’S STUDIO1855
         ByG. COURBET
  (六)唯物主義MATERIALISM
        1.此畫派主張人類的道德、知識、感情、行為皆受環境所左右,因此在畫作上要反映整個社會環境所真實存在的一切現象。
        2.承接寫實主義反對浪漫主義,強調畫家個人感覺的態度,認為個人不能獨立於社會之外,因此一切都是社會大氣氛之下的產品G. COURBET即主張任何情緒或感覺是現實生活感的反映,畫家無法畫出他所不知或未曾親眼見過的事物,例如他自己就無法畫出天使像,因為他從未見過這種東西。
        THE GLEANES1857
          ByJEAN-FRANCOIS, MILLET
  (七)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
        1.本畫派風行於1860-1900年,反對學院派畫風,尤其將光影僵硬的設計於黑、白對比之上,主張光影應有更寬廣的視覺感。
        2. IMPRESSIONISM一詞原為學院派譏諷一幅未完成的畫作之詞,此後反為此畫派藉為自我定名。
        3.此畫派不強調要表達故事或作道德寓意性詮釋,偏好於感覺的捕捉,在色彩處理上以一種更寬鬆保持距離感的方式呈現。
        4.在內容上以表現資產階級以及當時工業產品為主,在主題上亦暗含批判於內,其中復以DEGAS對底層民眾的關心為最顯著。
          ROUEN CATHEDRAL, HARMONY IN BLUE1893
            ByC. MONET
  (八)新印象主義NEO-IMPRESSIONISM
       1.此畫派介于印象主義與後印象主義之間,以G. SEURAT為代表人物,時間上以1886年兩不同畫風共同展覽時藝評家以“新”名之以作區別。
       2.不主張自發性的作畫色彩表現,認為應以更嚴謹,更有機性的用色為此亦在用色方面,發展出一套理論諸如SEURAT的“點畫論”(POINTILLISM)和“區隔論”(DIVISIONISM前者主張以點描方式產生光點效果;後者主張以不同色調來區隔描點和筆觸。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THE GRANDE JATTE(1884-6)
         BY : GEORGE SEUART
       BATHERS AT AS NIERES1884
         ByGEORGE SEUART
  (九)分離主義SECESSIONISM
       1.此詞初現於德、奧畫壇,意為與學院派傳統分道揚鑣,為此乃自行舉辦展覽,以示區隔並使得能呈現其實驗性。
       2.此畫派活躍於慕尼黑、柏林與維也納。慕尼黑派興起於1892年,其雖保持前衛性但亦含有自然主義與印象主義內涵,對於學院派傳統敵視程度不強並且與當時實驗性很強的畫家間互動亦較少。
       3.柏林派成立於1898年,反學院傳統態度強硬,畫風亦吸納印象主義與後印象主義風格,1913年表現主義的介入釀成此派解組。
       4.維也納派於1897年由G.. KLIMT組成,其最大特色是以強烈而精密的色彩,將平面性與裝飾予以共同展現,此派主張以暧昧不明的情緒感來吸引觀者以誘導其更細膩的去欣賞畫作。
       5.維也納派也可視為是19世紀唯美主義與20世紀現代主義之間的橋樑,1905年此派分裂為二一派支持KLIMT期望在藝術性和商業性之間保持平衡;另一派傾向自然主義強調純藝術性。
       THE KISS1907-8
         ByGUSTAV KLIMT
       DANAE (1907-08)
         BYG. KLIMT
       RECLINING FEMALE NUDE (1917)
         BYEGON SCHIELE
       DEATH AND THE MAIDEN (1915)
         BYEGON SCHIELE
       
  (十)唯美主義AESTHETICISM
        1.此派期望藝術由道德、政治和社會的束縛中解放,在風格上頗受日本畫風的影響強調難以捉摸的心緒和精緻細膩的色調。
        2.在表現上認為複雜而且多變色調的運用,是比故事性的說明或道德性的觀點更為重要。
        3.此派要求觀畫者與作畫者的感覺保持距離,換言之,不能要求畫者配合觀者認為作畫的最重要本質是對美的表現,因此強調畫家應維持其獨立於世俗生活,尤其是資產階級世界之外,即不食人間煙火,此一理念頗影響20世紀的藝術觀念。
        SYMPHONY IN WHITE NO.2LITTLE WHITE GIRL (1864)
          ByJ.A.M. WHISTLER
  (十一)象徵主義SYMBOLISM
        1.此畫派興於1880年代於現代主義出現後沒落,以顛覆資產階級規範價值為訴求,強調對心靈的擾動,同時其亦甚受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影響。
          2.此派如高更強調對藝術的情感反應是遠高於知性,因此畫家作畫的基礎在本能和想像而非觀察和描繪。
          3.此外,本畫派亦主張以夢境性感覺、心靈的悸動為作畫的中心,此亦影響以後的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和表現主義。
          GREEN DEATH1905
            ByODILON REDON
  (十二)後印象主義POST- IMPRESSIONISM
          1.此一用詞含蓋面甚廣,包括188020世紀初的畫家,如高更、梵谷、塞尚等,由於是一較廣泛的稱呼,因此並沒有一致性的藝術目標。
          2.大體上,本畫派以反資產階級品味標準為主,同時亦不滿足於印象派過度以自然與光影為主導的傾向,為此乃專注於構圖,結構,以及直接透過情緒反射或溝通以擺脫社會束縛而不講求模仿自然或說教式敘事,換言之即主張為藝術而藝術。
          MOUNTAIN AT SAINT-REMY1889
            ByVINCENT VAN GOGH
四、現代主義
  (一)現代主義
       1.現代主義係泛指20世紀前半葉的前衛藝術運動,不過另有MODERN-ISMS一詞則意義不同,指的是認為現代世界與過去是毫不相同,因此藝術應該自我開展其現代性,為此乃敵視並且拒斥自然主義和學院主義,而偏好實驗性藝術。
       2.現代主義藝術家多強調視覺感的重要性,甚至質疑“藝術”的本質及目的,亦因此藝術家之間的藝術活動和文化批判自乃成為彼此認同的媒介物。
       3.現代主義藝術家之間也相互競艷,或則強調心理的情感狀態(表現主義),精神秩序(新造形主義),社會功能(結構主義),潛意識(超現實主義),再現的本然(立體主義)以及藝術在資本主義資產階級社會的角色(達達主義)等不過在意念上彼此亦往往相互交疊。
      CARAFE, JUG FRUIT BOWL1909
        ByP. PlCASSO
  (二)野獸派FAUVISM
       1. FAUVE一詞首先由保守藝評家L. VAUXALLES1905年所用,意指“野獸”WILD BEASTS,藝術家乃接用此詞,以突出個人創作的自由,雖然不少藝術家在用色上相當“野”(WILD),不過真正配稱“FAUVE”者僅指1898-1908年間的法國藝術家所組成的創作團體
2.本畫派受梵谷、高更影響H. MATISE, A. DERAINM. de VLAMINCK則為其核心人物。1905年此一畫派於d’AUTOMNE沙龍第一次展出,果然引起騷動,並且亦贏得“野獸”之名。
        3.此畫派之特點是以色塊表達強烈色感,線條簡潔不重視距離感,使畫布上呈現亮麗的平板模式。
          4.此外,在色彩表達上也自由隨興,例如樹根可以是橘色的面孔可以是綠色的,天空可以是粉色的,陰影則不是慣用的明暗對比,而是以其他顏色來代表,當然顏色的運用上也間接意涵情緒的表達。
          BRIDGE OVER THE RIOU1906
            ByA. DERAIN
  (三)原始主義PRIMTIVISM
         1.隨著西方對外在世界的拓展,藝術家期望由各種非西方的原始藝術之中獲得新的美感,並藉以重新滋潤西方藝術。此是原始主義得名之源,因此其在藝術圈的涵蓋面甚廣。
         2.此畫派主張強烈的表達感,認為“原始”是一種潛意識的創作能力,是一種形式簡約,具有強烈情緒感和活力感的藝術,並且以上此些創作力並不受限於畫室。
         3.不過值得留心的是,雖然由諸如非洲藝術獲得創作美感,不過“原始”一詞或其藝術家並不是界定在歷史形式或歷史時間之上。
         4.此外,“原始”一意也含有歐洲本身追求理想的傳統色彩,因此舉凡過去非拘泥於學院教條的藝術表現形式亦為其師法的對象,例如中古時代的版刻畫和哥德式雕刻圖案等。
         THE KISS1907
           ByC. BRANCUSI
  (四)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
        1.此畫派以1905-20年間最盛,並不具有形組織與自我界定形式,有時是通稱強調感情表達的藝術家,其特色是色感強烈人物形體扭曲時或以抽象主題探討歸屬感和異化問題。
        2.主要活動區域以北歐為主,VAN GOGH. E. MUNCH, J. ENSOR影響較大。在德國主要以兩個鬆散的畫會為主-DIE BRUCKEDER BLAUE REITER,皆以探討所謂要求社會“整潔”、“純淨”等風潮左右之下,人類真本性的被扭曲問題。
        3. DIE BRUCKE反對古典傳統,希望藉由自然與原始風格重生德國藝術,甚投心於德意志的認同和傳統問題。
        4. DER BLAUE REITER以探尋隱身於世界的神秘與精神真理,深受俄國的KANDINSKYJAWLENSKY的影響,用色較DIE BRUCKE畫派為輕而多變化。
        5.與其他表現主義畫派比較,以上二個畫派較著重人類本質和生活意義的探討。
        ARTILLERYMEN1915
          ByERNST LUDWIG KIRCHNER
  (五)立體主義CUBISM
        1.1911年本畫派首展於巴黎的獨立沙龍,但其早於1901年即已創始,主要代表人物為PICASSOBRAQUE,觀念受塞尚以多元視角表現畫作的技法和畫風所啟發。
       2.在多元視角影響之下,一件物品可以由各種不同的角度切入,上下左右皆可表現。
       3.不講求三度空間,作畫主題是對生活四周物件作急進而非傳統性的再現,往往呈現平坦以及色調相當自我克制的高度型模性手法亦因此,其乃逐漸引人進入時間與空間概念的探索。
       4.另有“解析”(ANALYTIC)一詞係指基於觀察以作畫者“合成”(SYNTHETIC)是指以拼貼技法作畫者。
      CLARINET BOTTLE OF RUM ON A MANTELPIECE1911
        ByG.. BRAQUE
  (六)未來派FUTURISM
       1.義大利為此畫派之發源地區,其特色是以積極的態度稱頌現代科技、速度、都市生活。
       2.相對的乃拒斥傳統,舉凡老舊者皆應棄而不用,反映在政治態度上群眾乃遠較政府有意義。
       3.色調表現很尖銳,不重視用色的協和,本畫派受立體派影響並傾向新表現主義,二次大戰的發生促使此畫派活力退失。
       FLIGHT OF THE SWALLOWS (1913)
         ByG. BALLA
  (七)達達主義DADAISM
       1.興起於一次大戰DADA之名係由字典中隨機擇取,此詞在法文中是“木馬”之意,亦有以DADA為嬰兒的最早發音,取此音來表達追求純真之意。
       2.達達主義聲稱戰爭已將所有道德、政治和美學信仰摧殘殆盡,為此乃主張採取摧毀性的、叛逆性的和解放性的手段來創作藝術,此一觀念亦啟發1920年代之超現實主義
       3.1918第一篇有關達達主義的宣言出現,自稱達達主義是一種新的實存而以往的表現主義只是抗拒時間的感時懷舊之情並不適於當世。
       4.“衝撞”是本畫派的關鍵手法即期望將社會由引發一次世界大戰的民族主義與唯物主義之中衝撞出來。
       4.“偶發”與“荒謬”是本畫派的兩個重要元素,其企圖藉此提示大眾注意日常生活中潛意識的角色,此外也排斥調合理論,認為後者正是對藝術自由解放的枷鎖。
       MERZ 163, WITH WOMAN SWEATING1920
         ByK. SCHWITTERS
  (八)終極主義SUPREMATISM
       1.本畫派源自俄國藝術家K. MALEVICH,其創作品多為無色彩的幾何形式。此畫派反對任何對藝術的規範,偏好對精神實體的探索並且認為凡此皆可由幾何式的抽象形式表達。
       2. MALEVICH反對藝術與工業將於共產社會中消失之說,他堅信終極主義有其精神價值,1915年此畫派首次於莫斯科展出,理念上強調其畫作既不作敘事,亦不作社會評斷,同時也不採用任何傳統類如景物、生活為題材,主張更有一種新現實的解放。
       3本畫派相信作品中的神秘性和宗教性本質是其發展的關鍵誘發力量,由於此畫派堅持超然於工業或政治之外的純藝術立場亦使其作品在色彩與內容上逐漸複雜。192030年代之間,此畫派對西方設計觀念亦頗有影響。
         SUPREMATIST COMPOSITIONWHITE ON WHITE1918
           ByK. MALEVICH
  (九)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
         1.本詞於1912年首先為俄國藝術家所用,同時其也在西歐呈幅設狀發展意指藝術的抽象式幾何型態或對新材料作組合運用者。
         2.俄國的結構主義是隨1917年共產革命所發展出來的烏托邦運動,排斥藝術是作品的觀念為此“構成”一詞乃應運而出。
         3.受立體主義的影響此畫派如V. TATLIN企圖發展可以歷經時間考驗的雕刻技術,相信科技可以促使社會進步,亦因此在態度上乃日益偏社會性生產需求,而少藝術性。
         4.此畫派藝術家不少移民至西方國家,並發展為國際結構主權,其中BAUHAUS更因受影響而促動現代建築和家具在設計上的革命。
        MONUMENT TO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1919)
          ByV. TATLIN
  (十)新造形主義NEO-PLASTICISM
         1.本畫派以P. MONDRIAN為核心,由水平與垂直線條組成格子型的畫作是其典型風格顯示在不斷變化的世界裡那種無痕的時間和精神秩序。
         2. MONDRIAN作品常以白色做背景,再襯以彩色的格子,在這方面其聲稱畫作沒有明顯的中心,目的在使眼睛取得歇息的機會。
         3.橫、直兩線常用以顯示多股不同拉力的獲得平衡,MONDRIAN認為其藝術作品在顯示我們所經驗支撐世界的基本精神結構,以上諸觀念影響結構主義尤其是BAUHAUS於設計上的觀念MONDRIAN40年代移民美國之後,他亦影響美國抽象表現主義,此畫派亦同意精神心理秩序是人類存在的基本支撐。
         TABLEAU 21922
           ByP. MONDRIAN
  (十一)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
         1.本畫派1924年興於巴黎,由詩人ANDRE BRETON接續達達主義事物皆非理性與藝術皆具顛覆性觀念而來。
         2.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理論以及馬克思主義和達達主義皆對其產生啟發,其有意使藝術創作避開理智道德和美學的判斷而在潛意識之中自動展現其創生力量。
         3.自動書寫(AUTOMATISM)是此畫派最有名的畫作技巧目的在減低藝術創作中的意識控制。
         4.強調自然主義與寫實主義本質是資產階級的,認為以上二畫派混淆了真實使得藝術變得有如老朽的家具:頑固、醜陋以及污垢。
         5.ERNSTDALI好以夢境的形式作表現,而MIRO則好以變形蟲方式來顯示心理變化的空間想像。
         ATTIREMENT OF THE BRIDE1940
           ByM. ERNST
  (十二)空間主義SPATIALISM
         1.此畫派於二次世界大戰後活躍於義大利LUCIO FONTANA為其先驅,其希望藉用新科技如霓虹燈、電視再環以聲、光運動和時間使整個空間均納為作品情境。
         2. FONTANA有時也有意將作品劃破在意義表達上,此一動作顯示與傳統的徹底決裂,此一作法對於以後主張作品過程高於結果的創作態度亦頗具影響
        SPATIAL CONCEPTWAITING”(1960
          ByL. FONTANA
  (十三)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
         1.本畫派興起於二次大戰後之紐約或稱之為“紐約畫派”或“行動畫派”,其特點是企圖描繪普遍性存在的情感。此一畫派也是頭一個屬於美國而為西方國家所認可的畫派。
         2.此畫派關注於作畫時的心理發展過程,因此亦被名為“行動畫派”
         3.由於二次大戰期間許多超現實主義大師紛紛移居美國,連帶乃影響此畫派之原初發展。不同的是超現實主義藉潛意識以解脫社會規範的控制為目標而抽象表現主義,則藉潛意識來展現二次大戰以後藝術和社會的共同象徵。
         4.於心理層面的理解上,榮格的理論對此畫派影響極大,即主張原本性、生殖象徵性的情緒和行為得以形成文化和心理。因此,主張抽象表現主義的畫作是可以表現出普世性的象徵。60年代P. GUSTON等藝術家評斷此一畫派不但內容日漸乏善可陳並且業已成為一個裝飾性和法統派其唯一功能只在窒息創造力。
         ALCHEMY1947
           ByJACKSON POLLOCK
  (十四)社會寫實主義SOCIAL REALISM
         1.一般習慣指此畫派以寫實主義風格對社會情況特予關注與批評,其常以攝影或影片方式表現。注意此畫派雖也屬左派但卻絕不可與社會主義寫實主義混為一談,因為後者實乃蘇聯官方藝術的化身。
         2.此畫派以都市與農村的貧窮經驗為關注重點,其中19世紀寫實主義畫家G. COURBET的觀念對此畫派頗具影響,即以勞工階層的觀點來觀察社會、政治現象並以追求社會正義為目標
         3.較特出的社會寫實主義運動包括英國的KITCHEN SINK SCHOOL,此派畫家以彰顯二次大戰以來潦倒的英國生活狀態為主,因此頗具政治性
         NAN ONE MOTHER AFTER BEING BATTERED1984
           ByNAN GOLDIN
           THE TOILET1955
           ByJ. BRATBY
  五、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一)POST-MODERNISM
       1.後現代主義始於70年代對現代建築風格的批判,即認為此種國際性的風格已然成為法統派形式主義,於批判之餘乃強調建築的多元性,遊戲性以及與大自然的妥協、合作態度。
          2.80年代視覺藝術除重新審視現代主義精神之外,也強調日常生活的多樣性、獨有性,同時也將對政治、社會、經濟與權力認同等問題納為反思的重點
          THREE BALL TOTAL EQUILIBRIUM TANK1985
            ByJ. KOONS
  (二)概念主義CONCEPTUALISM
         1.本畫派興於60年代,於1967年由SOL  LEWITT予以定名,其中心概念強調“概念”重於“材質”達達主義的M. DUCHAMP可說是此派的開山老祖。
         2.此畫派強調四個重點:(1)理念、概念重於材質;(2)理念是創作,而語言是將作品結構化和詮釋的工具;(3)由於藝術是概念,而此一概念是不能計價的,當然拒絕交易是其訴求;(4)以切斷藉藝術品的擁有而形成的社會地位和文化權威的交易過程為目標,認為個人的收藏藝術品並非由於其瞭解藝術,而是因為金錢的算計,而公共部門則藉典藏手段以強化其影響力和選擇的權力。
         FOUNTAIN (1917/64)
           ByM. DUCHAMP
           OPEN GEOMETRIC STRUCTURE IV (1990)
           BySOL  LEWITT
  (三)新概念主義NEW-CONCEPTUALISM
        1.以批判大眾視為當然的文化常態(如性別、獨創性)為主,探究資本主義與藝術之間大眾媒體與個人認同之間的關係等問題,因此一般皆以此一畫派為後現代主義的別名。
        2.本畫派以女性主義酷兒理論後殖民理論、族群權利運動等為論述元素,其中尤以對女性身體的重新審視最為突出
        3.DUCHAMP對此畫派影響亦頗大,此外“解構”的概念亦是本畫派的重要元素
        UNTITLED FILM STILL 151978
          ByCINDY SHERMAN
  (四)新表現主義NEO-EXPRESSIONISM
        1.本畫派之名出現於70年代,於1982年被廣泛使用,其特色是具有強烈情緒性內涵,強調應反應藝術家的普暴力感通常故意以一種生疏的手法來運用手工材料,以挑釁繪畫或雕塑的主流意識與規範,其範圍以德、義為主,代表由現代往後現代的轉移。
        2.本質上是一種對現代抽象繪畫主控力量的叛逆,此一反叛運動起始於60年代而至70年代成熟。此一畫派亦同樣受榮格心理學的影響,A. KIEFER即嘗自稱其創作企圖是要讓心理方法成為掌控外在事件的核心,同時也希望從德國歷史發展的反思過程中梳理二次大戰後德國文化歷史上的心理壓力問題
     3.本畫派亦受“原生藝術”(ART BRUT)影響,著迷於探索原始情感於沖擊藝術創作和社會心理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並且也特別用心於對“原始”或“原生”形成心理不穩定問題的探索,其圖像來源甚廣舉凡報紙頭條新聞標題超現實主義夢境以至書刊雜誌封面皆有
     PARSIFAL I1973
       ByANSELM KIFFER
  (五)低限主義MINIMALISM
      1.此一名詞於60年代廣為借用,形容在雕塑方面的極簡主義,企圖使每一個小部份都可作為整體來展現此一表現手法頗受抽象表現主義影響,認為每一個方塊,角度或圓狀都影響觀者的情緒,因此乃希望藉用雕塑手法來展現線條或空間結合而成的三度空間以反映個人感覺與感情
      2.在藝術創作上此一畫派常將各種材料諸如磚塊、日光燈管等工業材料混合運用
      ZINC MAGNESIUM PLAIN1969
        ByCARL ANDRE
  (六)煽情主義SENSATIONALISM
      1.80年代末,此一名詞首先為YBAYOUNG BRITISH ARTISTS)所用,本畫派受概念主義影響,其特點為各種媒材的廣泛使用,並藉此探索當代生活經驗,因亦常自認為是大眾媒體,典藏和廣告專業中人
      2.YBA為此派之核心團體,此一團體經常以一種黑色幽默的手法對當代生活經驗藝術傳統中有關人性或人類認同的主流論述進行思辯
      FORMS WITHOUT LIFE1991
        ByDAMIEN HIRST


參考資料
1. LITTLE, S.2005ISMS UNDERSTANDING ART. NEW YORKUNIVERSE
2. PHAIDON PRESS,1994, THE ART BOOK, LONDEONPHAIDON PRESS
3. ATKINS, R1990ART SPEAK, NEW YORKABBEVILLE
4. GOMBRICH, E.H1995THE STORY OF ART, LONDONPHAIDON PREES
5.RUSH,M. (1999) NEW MEDIA IN LATE 20th-CENTURY ART, LONDON: THAMES & HUDSON
6.ZUFFI,S. (2004) ONE THOUSAND YEARS OF PAINTING . MILAN: ELECTA  

Art House. Powered by Blogger.